洞见 Insight 中小企国际联盟SME Global Alliance 是中小企业及专业服务组织。拟聚了一群志趣相投的友好企业家,团结网络力量,积极促进商务及社务的气候,提升经济和生产力,帮助社会民生发展及企业进步! SME Global Alliance (SMEGA) has been started as SME entrepreneurs and professionals gathering since 2003. It formed a group of friends with entrepreneurial co-visions and co-interests. We continuously nurture and network our strength to proactively develop business and social climates. It upgrades economy and productivity to help social civil development and business growth ! https://www.smeglobal.org/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section&id=28&Itemid=79&lang=sc Fri, 24 Jan 2025 23:18:38 +0800 Joomla! 1.5 - Open Source Content Management zh-cn 双龙出海 环保开源全球 无穷之路#2024年12月#监事长#屈国良先生 https://www.smeglobal.org/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636%3A-202412&catid=68%3A-insight&Itemid=79&lang=sc

双龙出海*环保开源全球*无穷之路

 

随着2024年的渐渐过去,我们又要展望2025年了。际此地缘政治多变之冬,很多朋友都好像很迷茫,分不清发展方向!不过,我的方向就很明确,那就是双龙出海,香港与内地合作,齐齐出海!策略就是「大湾区内同步走,一带一路向前行」。但很多朋友又说,人家要发展,何需香港?请记着,Web3 只能在香港发展,那就请在这方面动脑筋吧!Web3 不是光炒卖,而是实实在在地应用区块链技术来提高大家对互联网的信任。只要大家对数据由产生到使用,甚至由使用到销毁都保持高度信任,其产生的人工智慧就非常有价值了。而且 Web3 不应只局限于某区域,而是普及全球!

 

要全球发展,就不能单打独斗,一定需要联盟。中小企国际联盟已经在前海设立了办公室,以便联络国内比较成熟的中小企。另一面亦联络了东盟一些友好团体,以便着实落地。环保是大家都关心的议题,尤其是年轻人,而且时间亦非常急迫,我们力争2030年达到碳排放量的顶峰,2060年要实现碳中和。因此大家都见到联交所要求上市公司在 ESG 各方面都要严格地落实改善措施,力求争取多一些注重映响力的投资者投资,令业绩更上一层楼!在这方面亦对中小企供应商有所要求。若这些中小企供应商的产品及服务能具体计算到碳排放的量,并将这些交易都放在整条供应链上的区块链,那就完美了!

 

以上提到的都是投资,那么从何收益?希望大家能记得一些收入丰厚的业界标准(de facto standard),例如 MS DOS, Windows, Office 等。因为大家都使用业界标准的产品或服务,其他人为了方便就会沿用这些达标或兼容的产物,因此这些标准要开放和普及,而软件或设计都是开放源码就更好。因为开源就表示全人类都可以参与改善,更好的产品就会更快出现。近日才知道原来 Tesla 就是利用开源策略来令到电动汽车于短期内普及,生产的效率亦同时提高。开源的效益不在于那件产品本身的价值,而是受众的庞大市场力量,好像一个薄利多销的策略,但开源的拥护者亦可从旁得益。他们可以透过培训用户及协助维护系统而得益,从而变成一个生态系统。年轻人亦可以很快地掌握一门新技术来谋生,产生更大的社会效应。其实开源的系统不表示它是完全开源的!开源的部份取决于授权许可的协议。Tesla 亦有登记专利及拥有商业秘密(Trade Secret)的,但它巧妙地将部份开源给大众而达至多赢的局面。开源设计还可以吸引全球的年轻人到来香港学习,还可以作一个游学行,从香港到深圳丶广州丶上海丶北京等地开交流会议,集思广益,将研究开发结果带上一层楼,效益不可估量。近期的热门话题:低空经济,也可以考虑这样地推出世界。这个业界标准不单制定功能,还要具备质量等级,以便业界持续改进。毕竟谁快丶谁大丶谁持久,谁就有话语权!

 

要实现这些策略,人才不可或缺。有幸于202412月中参加了一个在深圳举行的创新人才服务大湾区的高峰论坛。我在会上提出三个要点:一丶要加强大湾区内城市的互相沟通,加强两文三语的能力,用科技来提供即时传译就更好!二丶河套是重中之重,因为是香港与深圳创新人才的跨境但紧密接触地,工作人员需要多元化,甚至国际化。一些工作人员可能喜欢深圳较幽静丶较宽敞的环境。另外一些工作人员可能喜欢香港的热闹而急促的节奏。大家在同一个物理空间合作,可以迅速产生默契。由于香港物价越来越贵,人手越来越少,前店后勤的需要越来越大,而且内地科技发展越来越专,香港可以作为集大成的积分器 (Integrator),将原先为内地市场设计的产品,因应国际市场不同的应用场境而集成一套价廉物美的全新系统。例如为避免受外国限制而采用全国产芯片的产品,就是最明显的作用!这样亦促成香港及内地的中小企合作。最好是建立一个国际性河套元宇宙,当有足够的监管经验之后,工作人员就不需要局限在河套这块小土地上,而是有效率地在全球创新!

 

最后就是双龙出海的工具。由于我们基本上失去传统依赖的欧美市场,而要去探索零碎低利的新兴市场,没有 AI 人工智能的帮手,可以说是吃力不讨好!有朋友说本来预期减息的环境,被特朗普的强势回朝弄得扑朔迷离。究竟是会持续减息还是时高时低呢?真是要临阵应对才成!因此要有一套贴近市场的电脑系统,在收集到数据之后能够瞬间作出分析,让管理人员作出及时而明智的决定。就像多个百米飞人竞技,看谁跑得更快,抢占市场的份额或利润。更甚,就是要有紧密的风险管理,防止因出错而要翻手纠正,减低效率而映响业绩,亦如接力赛般不要中间掉棒而落败。还有就是要持久战,保健康,斗命长,前中后都兼顾,那就能百战百胜!有人说中国人只懂打麻雀,不懂踢足球。希望双龙出海能够有队型,朝着前方龙门入球得胜!

 

]]>
洞见 Insight Wed, 01 Jan 2025 01:00:08 +0800
双龙出海 继续非洲之旅#2024年11月#监事长#屈国良先生 https://www.smeglobal.org/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635%3A-202411&catid=68%3A-insight&Itemid=79&lang=sc

双龙出海 * 继续非洲之旅

 

202411月有幸看到一家在香港科技园成长的人工智能初创企业的项目,竟然是一个帮助非洲老师制定教学课程的系统,令我非常欣赏他们的企业精神。企业精神除了要创造一些可以普遍使用的产品之外,还要有探索全世界可以应用这些产品空罅市场的冒险精神,更重要的是要有建立环球企业的宏愿,令到其产品能映响和帮助到更多人!

 

碰巧收到国家主席习近平先生结束在南美参加完亚太经济合作领导人锋会后,在摩洛哥作短暂停留并与王储会谈的消息,感到非常鼓舞。原来中国近年加大投资摩洛哥基建和铁路项目,今年亦有电动车电池制造商在摩洛哥设立非洲首间超级工厂,投资额达13亿美元。想补充一下摩洛哥是玫瑰精油的三大产地之一,其余两个是保加利亚和土耳其。企业家可以留意一下!

 

近日,非洲首个跨境电商物流中心正式在埃塞俄比亚(Ethiopia)成立。新建的物流中心以电子商务、快递服务为核心,能够为客户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包括货物合并丶拆分丶重新包装和标签等,方便贸易商适应不同的客户需求。埃塞俄比亚作为非洲空运枢纽之一,共飞往全球136个目的地,包括香港。

 

埃塞俄比亚的另一个亮点就是它的咖啡和邻近的几个小国。南面的肯亚和坦桑尼亚都是观看动物大迁徙的好地方。我就喜欢坦桑尼亚,游客比较少,再加上精通英语的专业导游,令我印象深刻。他们不仅可以介绍比较大型的野兽,亦可以找到体形细小而且难以辨认的雀鸟。东面临海的吉布提也是极其重要,是埃塞俄比亚的海洋出口,转口贸易及物流业比较发达,与香港相近。亦是一个阿拉伯回教国家,与中东关系密切!

 

跟着想说说非洲的英联邦成员国之一的尼日利亚(Nigeria)。我也打探了一下到这国家的旅游资讯,但可惜很少,还未能亲临其境。由于这个国家盛产石油和天然气,约占西非人囗的一半,超过二亿兼以青年为主,令其成为仅次于南非的非洲经济体,发展不容忽视。香港非洲商会的会长也是在其投资,回报不菲。最近有一香港IT公司就在其西面邻国贝宁兴建了一个人工智能服务中心,不知是否那里成本较低,人口较年轻?

 

最后就想谈谈 MENA,即中东北非组合的积极作用。这地区充满着沙漠,拥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和风能等资源。在资金方面,海湾国家多依靠能源出口而累积了一定财富,并形成了规模巨大的主权基金,可以作多样化的创新及投资。尤其是这地区内的国家很多都意识到化石燃料终有用尽的一天,而且太单一的收入来源亦构成严重风险,因此都主动地提供资源去制造多些创新的收入模式,大大增加香港与 MENA 地区的合作空间。企业家们,机不可失呀!

]]>
洞见 Insight Thu, 26 Dec 2024 04:55:59 +0800
双龙出海 非洲之旅 另辟征途#2024年10月#监事长#屈国良先生 https://www.smeglobal.org/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630%3A-202410&catid=68%3A-insight&Itemid=79&lang=sc

双龙出海 * 非洲之旅 * 另辟征途

 

趁着202410月初秋之际,去了北非摩洛哥10天游,看到一番投资新气象,一定要与大家分享。本来对摩洛哥一知半解,还差点与南欧的摩纳哥混淆。去了之后,居然是上了一课历史,对阿拉伯文化加深了解。由于要吸引多些阿拉伯游客访港,摩洛哥更值得我们关注!

 

这次旅程十分丰富,首先到达卡萨布兰加(Casablanca)。若果大家看过电影「北非谍影」的话,更会哼起那首脍炙人口的主题曲"As Time Goes By"。作为摩洛哥最大的城市,现代化程度很高,但亦有传统与现代建筑的结晶品 - 哈桑二世清真寺,是伊斯兰世界第三大的清真寺。其特色不单止规模庞大,还有三分之一是建筑在水上。大家亦可以观赏到波涛汹涌的大西洋海岸,蔚为奇观!

 

摩洛哥曾经是法国和西班牙的保护地,亦是与西班牙直布罗陀一湾海峡之隔,因此是欧洲游客的宠儿。四处都听到法文和西班牙文,而英文亦非常普遍,不用学阿拉伯文。摩洛哥的物价不低,是香港的九折,当然懂得讲价就可以降低消费。饮食方面就要习惯一下。有朋友还记得当年的非洲鸡,我们就特别欣赏这里的牛肉。沿途见到很多棉羊,但只有一餐全羊宴,肉味不像山羊那么膻!

 

跟着就是北上到仍是海边的首都拉巴特(Rabat),去看看君主立宪之后的皇宫、皇陵及其周围官员工作居住的环境,加上一些候鸟停留在广阔的草坪上,景色非常优雅。之后又继续北上迷人的「蓝色山城」金夫沙万(Chefchaouen),整个城都像是为游人而建,充满着美丽景色和纪念品。在那里碰到一对法国及摩洛哥年轻夫妇,用英语向我们了解香港及中国的情况。其实全世界年轻人都一样,要到处找商机!

 

参观完「摩洛哥天空之城」后,就继续北上到最古老的城都 - 菲斯。本来以为是一个遗址,但怎知原来是一个住了超过100万人的盆地。主要是农业生产,有大量的法国人住在这区,以便管理他们在摩洛哥的资产。它分为旧城和新城。旧城故然是古色古香,还有古老的皮草漂染业,吸引游人如鲗。新城则看到扩张新建的迹象。

 

下一站就是到撤哈拉沙漠骑骆驼,看在沙漠最西边的沙中日落。途经阿特拉斯(Atlas)山脉。原来摩洛哥被这山脉斜斜地劏开两半,西面临海的地区肥沃,因此适合农耕蓄牧,东面就是延绵不绝的撤哈拉沙漠,直达埃及的东非。离开菲斯古城不久登山,居然有一处滑雪胜地,吸引居于菲斯的中产及游客参与,摩洛哥真可说是多姿多辨!

 

匆匆赶到撤哈拉沙漠之门 - 艾佛德,来得及去看日落。从四驱车下车之后就骑上骆驼,走一段路才到一个适宜拍照的沙丘上,冲落骆驼之后就狂影相,不亦乐乎!晚上就住在一家颇有特色,食物又不错的旅馆,还遇上一队队的越野电单车的玩家,感受到那种刺激感!第二天早上南下,在车上却遇上难得一见的滂沱大雨,有些路还被洪水淹盖而要改道。不过原来10月是摩洛哥天气最好的时候,完全不感觉到炎热。本来预算在泳池畅泳的我们,变成在泳池边浸冰水来消除腿部的疲劳!

 

经过一段路程,我们进驻一个不寻常的城市欧萨萨。这个为拍摄荷李活大片实景而兴旺的城市,很多建筑物都是沙漠古装片或奇情片的道具。名片包括60年代的「阿拉伯的劳伦斯」(Lawrence of Arabia)及比较近期的「盗墓迷城」等。今年也有3部戏在这里拍摄。还有本地机场帮助载运摄影器材道具之用,真是想像不到。据说这里最大的酒店东主疫情期间不幸去世,正等待世界各地的投资者来接手,大家不妨考虑!

 

次日离开沙漠影城之后又再登山,今次经过另一处徒手攀石的圣地 - 图瓦峡谷。世界顶尖的高手来这个高达400米的山脊挑战自己的实力。摩洛哥有林林种种的极端运动项目,比较有名的是撤哈拉沙漠马拉松比赛。却原来城市内的马拉松比赛也不少,包括卡萨布兰加及首都拉巴特。可想而知旅游及世界级运动项目在摩洛哥相当蓬勃。怪不得在来去沙漠地区之间见到路旁大兴土木,很多小型酒店及民房正在落成。估计这么大规模的基建亦不只放在旅游方面,还可能是在农业方面科技化而带来不少的收益。农产品除了传统的枣和蜂蜜之外,还有玫瑰花丶坚果丶橙等,不断增加摩洛哥的收入!

 

最后一站就是 UNESCO 古城马拉喀什(Marrakech),保存着很多传统的技艺,广场有大量表演,例如舞蛇丶弄猴丶放鹰丶卖水的土着柏柏尔人丶男女相声丶栋笃笑等,非常热闹。游客还可以乘坐马车由旧城区穿去高级酒店商户区,显示出这个最受游客欢迎的地方特色。我们晚上还到北面一处开发中的酒店区内的特色餐厅吃全羊宴和欣赏阿拉伯骑术表演。据闻很多欧洲游客喜欢坐短途飞机来住两三日,品尝廉价的地中海食物,轻松一下。翻查资料还发现在北面接近西班牙的滨海城市丹吉尔市是电动汽车和能源科技的重镇。看来我们的物联网丶旅游丶零售科技等都可以在这里大展拳脚!

]]>
洞见 Insight Tue, 29 Oct 2024 00:44:57 +0800
双龙出海的爆发点#2024年9月#监事长#屈国良先生 https://www.smeglobal.org/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626%3A202420249&catid=68%3A-insight&Itemid=79&lang=sc 双龙出海的爆发点

 

20249月又迎来了多姿多辨的活动,尤其是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深受启发,再加上原先倡议大家乘着奥运之势,促进运动经济,却连体育专员都要辞职,真是不幸!可能香港也需要引入海外的运动好手入籍,加上将练习范围也扩展到大湾区,才能连环爆发新的异彩!

 

香港政府虽然集中一切资源于高新科技的研发,成果要落地成为产品就必须借助内地的生产资源及经验。当然,我们仍然肩负着适合海外市场的设计重任的。现时香港共有29间研究所,集中在医疗及健康和AI及机械人两大方面的探索,汇聚大批科研人员及其家属,来自世界各地,包括英丶美丶澳洲丶加拿大丶德丶法丶瑞士丶瑞典丶日本丶新加坡丶澳门丶国内等地。加上增加招收一带一路的学生,包括东欧丶东盟丶印巴丶中东丶南美丶非洲等,外来人士会陆续来港,增加我们的国际化,亦促使香港餐饮业更加多元化,照顾到多种宗教习俗的需求。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原来回教徒是可以吃海鲜的!全球有大约1/4人口是回教徒,若能吸引他们多些来香港找寻合作商机,餐饮业就可能会再次蓬勃起来。因此,中小企国际联盟下一站打算发展马来西亚,除了有厦门大学之外,亦与其他回教地区有紧密联系。越南亦可以考虑,因为可以串连柬埔寨丶老挝丶缅甸,横行过去印巴地区,也是不错的策略!

 

我经常将香港与纽约比较,纽约主要是集中美国东部和中部生产出来的产物卖到欧洲及世界各地。由于成本高企,文化演出就集中在高档的百老汇戏剧和古典音乐,大众化的电影就移到西岸荷李活发展。其实香港在文化创意事业亦可以集中全国的表演精英来港作全球化的包装宣传,可能效果更加显着。其实香港的故宫博物馆就是希望成为这方面的典范。现在成绩不太特出可能就是缺乏英语或其他语言的导赏。现在有 AI 科技帮助翻译,情况可能改观。但还是需要应用大湾区的资源,才能减低成本。由于国内比较偏重简体字和普通话,香港的作用就是监制繁体字和英语版,其他语言亦可以逐一解决,完成整个全球化的包装过程。

 

有了高新科技产品,再加上语言文化互通的包装,真可说是双剑合碧,香港才有真正的竞争力,成为如假包换的增值操盘人。有了高质素的产品之后,金融地产的价值才会随之而来。而且高新科技产品要求的金融丶法律丶会计服务都比以前代工时代要复杂得多,不单知识产权要有保障,连数据价值也可入表成为资产可以融资,又要顾及私稳与资讯安全,变成整体风险都高,要买重保险。这亦令投融资机会增多,但投资者的期望超高,因此管理要出众,久而久之香港就有机会出多一些世界名牌。

 

AI 确是高新科技的催化剂。当我们讨论其对人类的影响时不禁会对人才培育方面有很多的担忧!人类会不会被 AI 代替?有了 AI 之后人类要学什么?现在已经出现一些数字游牧生活的人,会不会由城市化变回游牧化,大家逐水草而栖?其实当我50年前读大学的时候已经讨论过,当工业发展到极致时,人人各取所需,那么到时怎办?既然工业之后是服务业,那就可以你服务我,我服务你喇!不过近期观察到国内农业很兴旺,可能世界发展走回农业,大家可以吃得更好更健康。餐饮业也可以借助物联网之便,再加上区块链的保护,让食客先选在世界各地养植场的蔬菜肉食等,然后速递来港才烹饪,那就价值连城了!

 

现在就是趁着减息周期开始的时候投资,加紧结合大湾区的资源,港深两地的企业家互补长短,累积一定能量之后,就能爆发到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我们不要急功近利,只要细水长流,针对解决年轻人关心的安居乐业丶环保健康和利益分配等问题,随着周边经济向上发展,我们自己的经济一定会好转!

]]>
洞见 Insight Fri, 18 Oct 2024 06:31:12 +0800
新质竞争力丶商战丶多赢#2024年8月#监事长#屈国良先生 https://www.smeglobal.org/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624%3A-8&catid=68%3A-insight&Itemid=79&lang=sc 新质竞争力丶商战丶多赢 2024年8月 监事长 屈国良先生

适逢2024是奥运年,于7月底8月初之间沉浸在激烈的运动竞争中,亦看到中美的金块数目叮当马头,正正反映今天的世界局势。其实我们的差距在那里?我觉得是商业赞助的不足!在香港和中国大陆虽然好像运动项目都有商业赞助,可惜规模都不大,未能轩起整体的运动气氛,尤其是队际的运动,更是欠善足陈!

 

是否华人教育太着重读书成绩,而忽略运动呢?还记得当年我读书时被说成填鸭式教育,到今天仍是填鸭吗?其实教育是德丶智/志丶体丶群丶美各方都平衡就最好!当香港仍然以金融丶地产为主要行业,现在力将资源拨过科创,不妨考虑一下发展运动,因为运动本身就能全面发挥德志体群美各方面,与创业的精神一样!

 

创业就是要从无到有地创造一番事业,但现今竞争激烈,有知识的人多了,有钱的人多了,加上互联网令信息透明快捷,加上竞争条例的设立,很难建立一些垄断优势。新时代的垄断优势,就是科技及人才。

 

作为一个科技人,我是完全感受到这种优势的,因为你再多钱,你都要买我发明的新科技,尤其是有知识产权的保护。竞争必然有,那就要看你的科技有无继承的力量。因此,大学作为知识的创新来源,也是要不断创造承接的力量。没有庞大的知识库,创造出来的科技只能昙花一现。而这些知识,一定要全球流通,经过多位专家的验证,与及在工业上生产及应用落地,才能惠及世人。

 

创业也是讲求德志体群美的。做生意一定要讲德行和信用,否则只是一次过,没有翻单,那就不是生意!有人说全球客户那么多,可以不断找新客!在旧客身上找新生意,和得到新客户的成本,可绝对不同啊!

 

志就是志气和意志。创业初期是非常艰辛的,一定首先要立志创业,对创业要有热诚。当然很多时是被迫创业的,那就要意志坚定,学会热爱创业的剌激和成就感,否则还是设法去打工好过点!

 

体就是体魄要强健。没有健康,什么也做不成。但健康不是永恒的,因此要建立一间企业,将创业者的意志和热情,感染一众员工一同成长,将创新的科技和服务形式不断扩阔和深入市场。这样才能屹立不倒。

 

群是一种企业文化。为什么一间企业要叫公司?因为大家一齐努力就是为公司制造价值;是为公司里外的持份者服务,争取利润,从而所有人都得益。

 

美是一种大家都喜爱的特质。所以冷冰冰的科技也要有一种温暖的外型和用户体验来传递给用户,令更多人购买。

 

有了以上必需的特性也不一定赢,因竞争实在太大!整个企业就要敏捷和不断改善。不单是能力足够,还要营运日趋成熟,适应着内部和外间的变化。善,应该加在德志体群美之后。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能减排节能,达至碳中和,才能持续下去!

 

最后当然要讲到钱。所有企业都要求回报,有时是无形的,但归根究柢都要变现,养活有关的贡献者。运动项目就像 Web3 一样,大家可以 Play to Earn,是一个生态环境。理想的 Web3 世界里,有写程式的 Builder,美化内容的 Creator,乐在其中的 Player,都应该有适当的利益分配。玩家得到的奖品若能变现,就能够生活,再次将资源投入,产生新的动力,不断循环再生,这就是一个多赢的世界了!]]>
洞见 Insight Sat, 21 Sep 2024 18:19:23 +0800
品牌及策略也是新质生产力 #2024年7月 监事长 #屈国良先生 https://www.smeglobal.org/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623%3A-20247-&catid=68%3A-insight&Itemid=79&lang=sc 品牌及策略也是新质生产力 2024年7月 监事长 屈国良先生

在这个互联网时代,一间公司甚至一个机构要出人头地真不容易!相似的产品或服务全球都出现,令到消费者无所适从,严重地患上选择困难症!因此品牌及策略就成为差异化的主要因素,亦是一种新质生产力的体现。

 

之前说过品牌并非商标那么简单,而是起源到终点的用户体验,包括售后服务,甚至废品回收。今次就强调策略,因为微利时代,很难就一开始有大量资金投入,即使有天使投资者,跑道也未必很长。什么是策略?有朋友说是吹水,但我说不是,因为策略就是如何以小打大及以少击多!着名的战胜历史,大多是叙述将军如何以少量战士,战胜队伍庞大,或者武器精良充沛的敌人。

 

究竟资源紧绌的初创企业如何利用品牌和策略突围而出呢?一方面以有限的资源在香港冒起头来,另一方面努力不懈地往品牌贴金。现在性价比最高的方法就是在社交媒体内宣传产品或服务的特质,销售的成果,最好有用户认同的声音或文字,甚至乎影象,强化品牌的内容。但好像没有朋友重视用户忠诚度系统。我形容每次促销活动就像烧烟花,卖完就散,没有分析。其实若能在烧烟花之后能收集到顾客的意见,为什么会来?为什么会买?这些数据就能在之后集体回顾检讨的时候作深入分析之用,下次效果可能会更好!

 

我们发现香港天使基金或接棒初创投资比较少,可能就在于初创企业缺乏营销成果数据的原因。一般人都觉得首先烧烟花催谷销售,等销量好才收集数据好好分析。这个就好像鸡和鸡蛋的问题。很多时没有数据分析就不能作精准营销,而且烧烟花的钱也可能不菲,不能作精准营销的话,也不能减省成本。投资者看到初创团队只懂得烧烟花而不懂精准营销,也可能是不投资的原因!

 

另一个不愿意投资的原因可能是看到初创团队不懂规模效应的道理。很多时初创团队说拿到投资额的时候都说会扩充人手,但没有详细说明如何扩充?在那里扩充?其实很多投资者都明白到香港的成本很贵,尤其是人力资源。我仍然坚持大家应该考虑在大湾区内地城市增加人力资源,因为多元化的团队对公司的成长有百利而无一害。

 

有些朋友是在台湾或马来西亚扩充团队,作用也是降低成本和增加多元化。但光从交通成本来看就大湾区扩充更加化算!一边是要坐危险性较高的飞机,而另一边是坐较安全的高铁,时间亦较能控制。加上大湾区内的创新创业扶持政策亦越来越宽松,既然大家已经习惯北上消费,亦不妨加速考虑北上创业,因为始终没有好的策略来强化后勤服务,对品牌的增值确是举步为艰。

 

当然,新时代要用新策略。若大家仍只是为减省香港的人手而增加大湾区内地的人手,就可能忽略了香港人的增值能力。始终,若我们针对海外市场而推销的话,获利机会较高,因为利润空间较大和竞争较少。国内经常提到「内卷」,就是因为同类产品太多,大家只斗价钱,不讲价值,因为都知道原厂在那里,只在出厂价上增加微薄的利润就算了。反之香港人若想生存的话,就要学习及重覆获利的窍门。比如作为直接到消费者(B2C)的电商运作而言,我们可以将国内生产的产品再以外国的文化重新包装,兼且贴上自己品牌出卖,利润肯定较高。即使将同样产品以香港品牌卖回国内也有一定的吸引力。当产品受到市场接受之后,又可以代理(B2B)形式落地,扩大在市场的影响力。当然可以事半功倍!

]]>
洞见 Insight Mon, 26 Aug 2024 21:14:38 +0800
新质生产力之我见 2024年6月 监事长 屈国良先生 https://www.smeglobal.org/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621%3A2024-07-26-05-12-58&catid=68%3A-insight&Itemid=79&lang=sc 新质生产力究竟是指什么?真不太明白,尤其是那个质字就各人有各人的理解!20246月初替一家上市公司作了 CMMI v3 培训之后对这方面多了一些体会,因为 CMMI v3 已经不再局限于软件开发,而是响应着世界潮流而加入了一些新要素,其中一个就是数据管理和质量。亦加入了一组有关安全丶保安及风险管理的领域。还有一组比较意外的范畴是有关工作人员的赋能和虚拟在家工作的安排。

 

其实新质生产力应该包含软件开发,因为越来越多的系统都已经人命攸关了。举例,无人驾驶控制系统,假如出错而又没有人手接管机制的话,是非常危险的。铁路的讯号系统亦是非常关键,牵涉更多人命。最近由于人工智能的兴起,帮助诊断和康复,连「软件用作医疗设备」亦出现了。虽然有一些品质检查的标准来规范,仍需要一套严谨的体系来保证质量的!

 

香港中小企应用科技来增加效率的历史其实不浅,不过都是用来减省人手为主,增加客源方面就相对为少。当然,今时今日一定多了中小企应用搜寻器丶社交媒体等来作宣传,但更加重要,大家有没有充份利用数据分析呢?当年我作为第一代互联网服务商就体验到数据分析的重要性。当我们为一个电影颁奖礼作一个网站宣传时,大家都以为最多的访客应该是本港居民,怎料结果居然是日本访客最多。这种现象只能通过分析访客数据才会知道的。所以数据分析非常重要,而且有时会有意外的收获!

 

数据不单止能给我们一些方向性的启发,也能让我们据理力争一些资源来完善整个吸客流程。当客人购买了一次之后,若能记录入一个忠诚管理系统,就有机会促使客人再购买多次。假若知道有大量访客来自日本,亦可增加投资于吸引日本市场这方面。再者,若有系统性的数据分析的话,新的购买模式或组合也会被发现。

 

管理学家都说:没有指标数字就不能有效管理。若我们将收益丶消耗丶成本丶效益等都数量化,就不难计到一些项目即使规模化之后也入不敷支,不能持续下去。倒过来,亦可计算到牵引力的大小,加以规模化之后的收益可以达到多少。有了这些算式和假设,再紧密地监察其发展,就能引导至适当的利润区。生意就可以持续下去。

 

说回提升生产力方面,大家都明白香港的人力成本非常高,若有人工智能帮手,员工就可以转而学习成为营销人员,增加公司整体的收益,形成一个多赢的局面。而人工智能其实是建基于清晰及时的数据。因此,归根究柢都是要建立一个不断改善的数据体系。因此,归根究柢都是要建立一个不断改善的数据体系。这个体系不单止令到营运畅顺,充满创新要素,将来还可以将分析报告卖钱,简直是多重收益

]]>
洞见 Insight Thu, 25 Jul 2024 21:12:09 +0800
元宇宙的出世和入世 2024年5月 监事长 屈国良先生 https://www.smeglobal.org/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620%3A2024-07-26-05-09-09&catid=68%3A-insight&Itemid=79&lang=sc

20245月初忙里偷闲到泰北清莱旅游,惊叹于一座白庙的创新和创造。主人是一位生于19552月的艺术家,与 Steve Jobs 同年同月生,可说是泰国的Steve Jobs,都是双创奇才。这座白庙主殿以白色为主调,代表纯洁出世的灵魂。周围很多金碧辉煌的建筑,代表现实入世的躯体。正所谓「金钱不是万能,但没有它就万万不能」。没有充裕的收入,就没有源源不绝的创造和创新。这座白庙的商业模式有几个特点,给我很大的启发!

 

首先这座白庙不停地改进,在范围内一定有一个角落在进行装修工程。它的设计是在平地空间筑起一座素颜的建筑物,成为新的打卡点。然后当收入达到一个理想程度时才加上美态万千的艺术装饰和象征智慧的玻璃片。这是以战养战的思维,不会一下子大晒金钱而得不到适当回报,而且会给人一种不断创新的感觉。而当某一个景点没有太多人参观的时候,亦会拆卸重建,有一种佛教轮回转化的味道。其次是艺术装饰不是传统乏味的佛像。根据作者的解说,是20%传统,加上80%的现代感。他形容这就能让学生超越老师,达至另一境界。这亦是非常吸引我的地方。其中一件作品竟然是一只魔鬼嘴内有被飞机撞击并着火的纽约世贸双子塔,极富时代感。

 

白庙的主要收入是售卖主人及其徒弟不断创造的画作丶雕塑和其他艺术品,加上入场卷及纪念品。除了主殿之外还有一些收费的主题展览厅,不多,例如「山洞里的艺术」。白庙自1997年正式经营,徒弟数目从开始的5-6人,增加到第三年的十多人,又从第七年的廿多人,增加到第十年的四十多人,再从第十一年的五十多人,增加到目前百多人。整个过程居然没有接受政府丶民间组织及富豪的捐赠,保持着白雪无瑕的初心,真是出世和入世的绝配!

 

说回元宇宙又可以怎样结合出世和入世呢?正如近期两位设计师说:「与其发财立品,不如立品发财」,真是可圈可点。很多人以为品牌就是商标,保护着这个知识产权就够了。其实知识产权包含多方面的元素。当然科技是最值钱的,因为可以无远弗届,多处应用,却原来声音丶气味等所谓五感及其组合,都可以成为知识产权。因此,同一个理念的元宇宙,也可以运用创造力建立不同的内容,发挥品牌效应。出世的崇高理念可以是鼓励回收丶节省能源丶减少厨余丶健康生活丶爱护自然丶救伤扶危等等。而入世方面就是激励群众参与及贡献。当然其中一种激励就是金钱。所以元宇宙的完美境界就是参与者一同贡献丶一同决策和一同分享成果。若果这套激励方案设计得宜,不单可以循环不息,还可以不断改善丶创新和进步,达致超越自我丶屡创佳绩的上升轨道了!最近就见到元宇宙世界里的不断创新,由 proof of work 工作证明 proof of stake 权益证明 proof of liquidity 流动性证明,都是随着应用的推广而演变!

]]>
洞见 Insight Thu, 25 Jul 2024 21:07:23 +0800
左右逢源就要跨境丶交集丶超世代 2024年4月 监事长 屈国良先生 https://www.smeglobal.org/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619%3A-20244--&catid=68%3A-insight&Itemid=79&lang=sc 20244月的数字经济峰会的主题「智创无限>成就可持续未来」正正就是为企业出海作一个完整的透视。当本地市民都纷纷外游找寻性价比更高的产品及服务,企业就更加需要汇集周边的资源,打造更优质的产品及服务。一方面挽回形势,另一方面可以扩大客源,可谓一举两得。

 

首先是跨境招徕。原本做街坊生意的朋友以为顾客不会轻易离开生活惯的区域,怎知由于资讯发达丶交通便利,已经令到人们可以随时随他走到其他地方消费,既有新鲜感,亦不太麻烦,何乐而不为?那么本地的零售业,尤其是餐饮业,就要出奇制胜了。已经有些比较前卫的餐厅推出小火车送餐服务吸引本地客,假若能善用网上媒体,例如小红书丶抖音等来宣传,亦能吸引国内游客。再加上英文的菜牌及渠道,更加可能吸引到海外朋友的青睐。君不见 Bakehouse 竟然是小红书上9间必食的香港餐厅吗?做生意是讲求灵活变通的,而且有先例可援,不妨试试!

 

有些进取的街市亦证明了电子化的效用。首先全场要用电子支付系统,尤其是八达通。不要吝啬于一些手续费,假若有一些路过的游客经过又想买一些新鲜食品享用,得益是不可限量的。街市还有一个由第三方营运的会员奖赏系统,令很多人成为回头客。即使客人是游客,他们亦很大机会使用八达通。现在八达通可以在国内使用,国内游客可以久不久来港消费,又不用每次清零,甚至可以在国内使用,不用将货币换来换去。迟些通过电子港币的基础建设,还可以到外国使用,增加其便利性和通用性。消费完之后积累的忠诚积分更可以令消费者心思思要回来消遣及用清那些优惠。若能拿到消费者的个人电邮地址,通讯更加不会中断。港有引力也需要一个媒界来传递的!

 

很多人都习惯了在商场及街市消费,因为比较集中,又多样化,街铺也不妨学习,搞个大联盟,就像砵兰街一样,创造一个多姿多辨的地段。这个大联盟可以由区议会联合一批服务地区的机构,甚至一些有创意的社会企业,集思广益地作一个规划,吸引全港企业家的注意,集合资源来充实内容,齐齐将某些有历史内涵,有故事性的地段,变回一些打卡及聚脚点,久而久之就会再次兴旺起来。兰桂坊不就是这样建立起来吗?

 

最后就要谈谈超世代。当我们还在想当年时其实年轻人已经积极地打造 Web3 元宇宙了。原因很简单,就是现实世界已经充满挑战,又有一些固化了的思维,不容易突破。在虚实之间的 Web2.5 区间内,年轻人大有可为。因此我们若想脱颖而出,就要与年轻人合作,一同吸引另一批消费能力比较高的年轻人,亦可以应用多些高新科技来吸引一些财富比较自由的银发一族。

 

]]>
洞见 Insight Thu, 25 Jul 2024 20:49:39 +0800
双龙出海 未来已来 2024年3月 监事长 屈国良先生 https://www.smeglobal.org/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615%3A-20243-&catid=68%3A-insight&Itemid=79&lang=sc 双龙出海 未来已来

 

20243月参加了一连串蛮有意思的活动,对于双龙出海这个命题有很大的启发。首先是 Marketing Pulse (环球营销脉搏) ,由 Open AI Head of Go To Market 作主题演讲。他提到生成式人工智能(AI)确实令人类产生怀疑自己的存在价值丶身份认同混乱及无知感。但若懂得适应 AI 的环境,就能提高工作的生产力及满足感。最重要还是品牌效应。不单是产品丶公司,连个人也需要建立品牌,加强整体的信任度。AI 始终是机器,人类要懂得应用它来推广人文的质素和经验。我们需要有远景丶智慧丶勇气丶好奇和同理心,这样就不怕 AI 会取代我们。他还提到科技的发展前境不会局限于手机,而是穿戴型装备,以便腾出双手,作更多的事情。怪不得他来了香港,可能他下一个创新项目,就是新颖的穿戴设备。

 

跟着也参加了一个由一家上市公司牵头带动的 ESG 大奖颁奖典礼,谈到整个 ESG 的实行是要多个团体合作才成。首先当然上市公司要有规划地安排整年的 ESG 部署,由有 ESG 认证的中小企供应商提供物料丶产品或服务,以便准确计算碳排放量,过程中亦可能产生一些环保物料,由慈善团体例如庇护工场生产出另一类环保产物,例如玻璃砂包,再由商会积极推动,不单惠及商界,还要普及民间,映响才能深远。原来 Governance 管治不是单指管理层,还要看是否映响及所有员工和其家人。若果众志成城,就能事半功倍。其实 ESG 不能单靠香港本土(小龙),还要涉及内地供应轋(大龙),互相辉映才能双龙起飞。

 

那又如何出海呢?Tiktok 就能帮手。虽然 Tiktok 在香港被禁,我们还是有方法看到效果的。他们在香港就有官方代理,教导大家如何应对。作为全球市值最高的独角兽,对于多方袭来的挑战,一定有办法应付的。我们需要学习如何制定全球出海营销策略,让社群电商实现品效合一,还要将电商客户服务与线下商铺的仓存物流管理等流程划一,加上数据精准分析和网络安全风险管理,这样就能真正双龙出海了。当然出海的产品很多时都是时尚新奇的日用品,但若加上一点创意,配合适当的基础建设,服务也可以是一朵奇葩!

 

]]>
洞见 Insight Sat, 04 May 2024 01:29:26 +0800